找到相关内容36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知识意义

    ”,财色当然就是爱欲的对象,本经之主旨也几乎就是在主张舍离财色爱欲之说上了,本章之重点在提出人若不舍财色是会遭致危险及灾难的。参见经文:  二十二章:“佛言:财色于人,人之不舍。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...

    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463962.html
  • 从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——桂仑法师

    仓库,桂仑看在眼里,心急如焚,只好等待。这段时间国家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他为国家取得的成就高兴,讴歌“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。长江造大桥,害河转利益。高山修公路,世界求和平。&...他写信给弟子:   郭大栋居士:   您打坐寂灭道坊,直下性处,寂而常照, 照而常寂,忍气吞声。   达摩祖师开示,财色不断莫问道,淫欲不断休参禅。这是涅槃,涅者   不生,槊者不灭。《地藏经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664100.html
  •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

    造成无尽的贪求,而无贪者则能对财色名利无丝毫耽著之心,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心理。《成唯识论》曰:“云何无贪,于有有具无着为性,对治贪著,作善为业。”12无贪者能够知足常乐,不必...

    释法瑛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367859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杂俎篇(一)

    ,求之不得,七情六欲,勾心斗角,财色名位,水火刀兵,这许多才是真正的苦恼,尤其是贪瞋痴爱不得解脱。如果能够研究真理,得大智慧,得大觉悟,断除烦恼,得大自在,成佛作祖,超越常人,那才算是真正的快乐。所以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670424.html
  • 静波法师讲述如何学佛

    所以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。所以我们要依了义,不依不了义。那些东西、那些世间五欲之乐,财色名食睡,无非是一场因缘而已,真正得到的人问问你们什么感觉?你们说,也不过如此。没有得到的人也许觉得是个遗憾,但是我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2875517.html
  • 陈兵教授: 禅定的身心效应

    所附,关键还在内魔,在于自己缺乏正见,贪着境界,或贪便宜,心怀快速得通成佛的非分希冀,及对名利财色的贪爱,因禅定打开了外魔侵入的渠道(密教谓打开了天魔脉),与所入定心同一层次的外魔得以乘内魔之隙干扰和...

    陈兵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476337.html
  • 如何学佛--静波法师

    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。所以我们要依了义,不依不了义。那些东西、那些世间五欲之乐,财色名食睡,无非是一场因缘而已,真正得到的人问问你们什么感觉?你们说,也不过如此。没有得到的人也许觉得是个遗憾,但是我觉得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1176414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6)

    要不迷惑。不迷就是觉,什么是不迷?不为世间五欲六尘所迷,不为世间财色名利所迷。不迷就觉,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往生,同修们不可以不知道。   这句‘阿弥陀佛’一定要念到心清净,心平等,觉而不迷,我们就很有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690122.html
  • 安溪寺庙供奉神衹选介

    经过生死财色十试,心无所动,乃得受金液大丹与灵宝毕法。后又遇火龙真君,传以日月交拜之法,又受火龙真人天遁剑法,自称“一断贪慎,二断爱欲,三断烦恼”,并发誓尽度天下众生,方愿上升仙去。宋代封为“妙通真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1292123.html
  • 禅学浅说

    与无想定  初禅的境界相,是离欲界之法,舍寿后不再受生于“欲界”中;从智慧上说,他已经破除欲界五欲(财色名食睡)的贪爱,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行禅定,而发起初禅。初禅并不是单有轻安、一心专注的境界,而是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7.html